返回

红楼兵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0章 过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王信对大同西部五州县两边关有了影响力,通过影响力又撬动了更多,新成立的聚众昌主要在五州县招募灾民。

    “我们这几州县的灾民,主要来自府谷各地,府谷遭灾严重,当地百姓完全活不下去了,能来咱们这的,多半是有亲戚挂靠,而且并不多。”

    大同本是个穷地方,虽然有巨大的商机,可落不到百姓头上,逃荒不会往大同。

    “去太原开一家。”

    山西太原是省会,在省会开一家分号,动静就闹大了,不过大同的这帮商人并不担心,胆子比别的人都要大,在太原只需要开一家,相信就能解决他们需要的人力缺口。

    要从灾民中挑选出那些,就算灾年过去,也不指望回老家的贫民,让他们愿意留在关外,为他们放牧。

    灾民只需要管饭,泥砖是就地取材,修城的成本不高。

    想到一个兔毛川,每年就能做到近百万两银子生意的规模,参与的商人恨不得一日就把新城建好,一日就把牧地分下去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“嘚嘚嘚。”

    王信从威远关回来,汤平已经留在那里,以后的事情,需要靠他自己,汤平的态度是没有问题的,至于能力,守好威远关应该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威远关最大的问题不是敌人,如果是敌人,王信倒不担心汤平的能力了。

    “将军。”

    马范得知将军回来,连忙赶来迎接。

    王信发现军营里骑兵少了一大半,于是问道:“张灿呢?”

    “带着人出去扫荡了。”

    果然如此。

    兔毛川不容易管理,在朝廷眼里是负担,但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商人,王信甚至看到过,最无序和贫穷的索马里都有中国商人的身影。

    连索马里都能吸引商人,何况是兔毛川。

    朝廷负担不起,商人愿意负担,解决了军费,张灿也高兴,势必要清理出一个稳当的兔毛川交给商人们。

    看到将军神情,马范担忧道:“将军不满意吗?”

    王信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留下张灿在赤儿山,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,倒不是不相信张灿对自己的忠诚,只是自己迟早会离开赤儿山,以后而,兔毛川的未来,就是张灿和商人们引导了。

    张灿的勇武,加上商人的贪婪,为了解决自己的军费问题,王信自己都不敢肯定,这小火苗是哪一天被风吹灭了,又或者在这野外蔓延为熊熊大火。

    总之,不能烧向关内。

    王信不再多想,无论是好是坏,好的任其发展,坏的话,自己要出手挡在关外,忍不住抬起头,看了眼不远处的工地。

    镇虏城的主要功能是集市,以及防御,商业需求占一半,甚至更多,所以在修建新城的时候,也会更注重这一方面,城里规划的马厩羊圈非常多。

    建在浑河北边,加上城里贸易用的物资,不惧怕被敌人围堵。

    几百人守着城墙,哪怕几千胡人都攻不进来。

    等安装了大炮,就算上万胡人也只能撞个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周边军士很多,但是不影响一群衣衫破烂的孩童在疯赶的玩闹,孩童尖细的笑闹声格外大,王信忍不住嘴角露出微笑。

    工地的灾民,有去河边挑水的,有砌砖的,有往木头模具塞泥巴的,还有把泥砖一块块整齐的码放在地上,等着太阳晒干。

    商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,如此大的工程,有条不紊的展开,王信不得不佩服,这也是本事。

    四周都有搭的棚子,商人们为了工人们干活的效率,于是建了四处吃饭的地方,让工人们不用走太多的路,中午吃完了饭,歇息片刻后,下午继续干活。

    短短的一个月,有的地方已经有了城墙,有的地方还是空地,但是已经能看到雏形。

    关注的商人多,讨论的事情也多,所以在浑河边,还临时搭建了十几顶帐篷,新成立的商行叫做聚众昌,七家商号负责大的事务表决,参与的商人有三十来人。

    关外没有几件需要自己在意的事了,接下来就是拼效率。

    是欧彦虎先征服了生胡诸部,到时候集合力量来灭了自己,那时候的欧彦虎,的确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了,自己对付单于都是用的诡计,不是硬碰硬的拼实力。

    还是自己先稳固了河套地区,抄了欧彦虎的后路,把他从出征的猛虎,变成一条丧家犬。

    谁的速度快,谁就占了先机,将会是自己能不能对付欧彦虎的关键。

    “薛东家有没有回来?”王信问道。

    “还没有。”

    在大同铸造大炮的事情,自己已经和张文锦说过,张文锦当时没有反对,在什么地方铸造大炮呢,关外肯定不行,不光是安全问题,条件也不足。

    雁门关地形复杂,不利于大炮运输,最合适的地方在左云县的牛心山一带。

    牛心山只是一座小山头,周边是平地,也是大同难得的平原地带,又有十里河,矿产资源也丰富,离团山口

第240章 过程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